一、道尽途穷 涸辙难行——不学佛的老东谈主苦不成言西伯利亚属鼠
1. 精神灾祸 一身安逸
中国昔时的全国庭,年青东谈主去责任,小孩、老东谈主在家里。有的全国庭开课,请憨厚教家里的子弟,家里的老东谈主也教子弟,根扎得好!现时中国效法西方东谈主,接管小家庭轨制,不论老东谈主了,老东谈主何等哀痛、怜悯!在番邦,国度养老,天然老年东谈主物资上莫得缺少,然则精神灾祸,一身安逸;在中国,国度不养老,儿女再不贡献,老东谈主就更怜悯了。老迈的东谈主说安逸最苦,于是,要么找东谈主打麻将,要么一天到晚看电视,混日子汉典!
2.体格古老 业障现前
东谈主到了晚年,老迈体衰,一切都退化,种种业障现前,特地是老年板滞症更令老年东谈主苦不成言。
老年板滞症是业障病,既不是生理上的,也不是冤亲借主,业障是诞妄的罪业太重了。这个罪业多数是前生造的,这一世福报享尽,业障就现前,有福就不会有业障病现前。许许多多老东谈主为什么会得板滞症?他什么都不想学,东谈主就痴板滞呆的!要是老了,天天还在学习,不会得板滞症。天天用脑,天天在学,活到老,学到老,寿命到了,走的手艺头脑一定清泄漏楚、清皎皎白。也便是说愚痴是主要的原因。愚痴是关于事实真相不了解,是一切万物与生俱来的苦恼,很难断。
二、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——晚年有福才是简直的福报
1. 少年好学 中年付出 晚年享受 适合天谈
伦理片段频在线观看百度要是但愿晚年不遭罪,现时就要修福。福报现前,千万不要享尽,留少量给背面。年青的手艺有膂力,吃少量苦不在乎。年青手艺种种享受不是福,晚年有福才是简直的福报。年青时不修福,到晚年就懊丧自责!
昔时中国东谈主把享福放在老年。中国纯熟从小就严加管教,小孩要养成听话、憨厚的民风,教成小大东谈主,以圣贤正人为表率,一言一行、一言一笑都有合手法。中年为国、为家职业,晚年是老东谈主的天国。祠堂是家眷养老的俱乐部,每天全国到祠堂碰头、喝茶,有许多文娱饰演,老东谈主受到社会的尊敬。六十到八十岁,这是退休回家养老的手艺,落叶归根,享天伦之乐。老年东谈主跟小孩在一王人玩,小孩尊敬老东谈主,老东谈主颐养小孩,把生平的训戒故事讲给小孩听,提供给他们作念参考,让小孩简直接受老东谈主一世激昂的训戒。中国东谈主是少年好好种植,中年付出,晚年享受,适合天谈。西方社会跟中国绝对不同,番邦东谈主是尽量让小孩享乐,莫得合手法,爱玩什么就玩什么。在番邦,儿童是天国,中年是战场,晚年插足养老院,确切是坟茔,精神生涯灾祸。 福报留在晚年享,这是最有精通的东谈主。
2. 积财丧谈 宜修布施 积德养老 简直福报
佛讲财布施,得钞票不匮乏的果报,布法布施得聪理智力,丧胆布施得健康长命。这三种布施,咱们都有智商修。咱们要想修晚年幸福,年青时领先要修布施、学敬老尊贤,对老东谈主尊敬,这是修因,到改日我老了,年青东谈主就尊敬我!现时看到老东谈主都懊悔,等我老了,东谈主家看到我就懊悔。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,涓滴不爽。看到老东谈主要猜测,我改日会老,看到老东谈主很怜悯,我改日跟他相似,致使比他还怜悯,一定要慈祥、匡助老东谈主。不消积财养老,要修善积德养老,这才是简直的福报。
三、一息尚存 收拢佛号 不枉此生 设立佛谈──老年念经为切要
东谈主到了一定的年岁,不责任了,退休了,有手艺了,本该为来生后世作念贪图了,然则咱们看到两种局面,一种便是杂念太多,一天到晚日间见鬼,猜测我方退休了,莫得效了,感到很哀伤;另外一种便是昏千里,倒是莫得妄念,仅仅精神提不起来。这两种局面特地容易让东谈主古老。要是八成把万缘放下,一心念经,不但阻拦易古老,肯释怀情好意思瞻念,精神足够,跟不念经的东谈主绝对不相似,念经、听经是晚年最佳的清福。
要是是绝对莫得战争过佛法的东谈主,先学习《签订释教》,然后不错由浅而深,听《十善业谈经》、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弟子规》,然后再听《地藏经》,这都好。
因为有疑心,就要听经。听经的作用,匡助破迷生信。真坚信、真有愿,念经能生旺盛心,愈念愈旺盛,不会有休想、疑心。在一般的谈场,最佳每天至少要听经两个小时;念经能念十个小时最佳。平常生涯当中,尽量减少诀别、合手着,随缘而不登攀。
要是同修在一王人共修就更好,一个东谈主修常常容易懈怠,几个东谈主在一王人修,相互相互勉励,征询佛法,交换学习的心得,这么会拿起学佛的酷爱酷爱,相互都八成前途,大师在一王人学习有平允。
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东谈主,不消从《弟子规》、《太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三根学起,一心念经,求生净土;或者是专念《无量寿经》,或者是专念《阿弥陀经》,就能设立,什么都不要学了,什么都放下。为什么?一世已过程去了,到了晚年想学也来不足,不如把万缘放下,心里唯唯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以外什么都莫得,天然作念到“诸恶莫作,众善施行”,一句阿弥陀佛便是众善!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便是阿弥陀佛,无量觉,便是皈投佛,觉而不迷,想觉、络续觉、处处觉。戒行根基就具足。一心专念便是定共戒,念到有悟处,那便是谈共戒,一句佛号莫得相似不具足。
把一切东谈主都看作阿弥陀佛,我怎样恭敬阿弥陀佛,就如何恭敬一切东谈主。要是念经诵经还有贪瞋痴慢,那就错了,透彻放下,学印光法师的教授,唯唯一个念头,我翌日就要死了,还想什么?一心向佛,莫得不设立的。念经求生净土,难得在憨厚。
——恭录自净空老头陀申报集 西伯利亚属鼠